《资治通鉴》开篇故事-三家分晋
开了一个新的分类,程序员读书。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读后感,笔记之类的分享给大家。
最近我看了《资质通鉴》,作为一个程序员,去看历史书,哈哈!这太少见了吧!其实程序员嘛,也应该有自己的爱好。除了写代码以外,还可以看看书,写写字之类的。
三家分晋原文
不是不写原文了吧,照顾一下大多数的。这里的话,主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背景。
资治通鉴是一本帝王教科书,也就是说,教你怎么做皇帝的。
三家分晋故事
大概是这样子的,分晋,也就是晋国被分。三家分,是哪三家呢?
韩,赵,魏
开始:在公元633年,晋文公,也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。他设立六卿:韩、赵、魏、智、范、中行氏
这六卿掌握着晋国的军机大权。赵氏把范和中行灭了,这就干掉了两家。接着,赵氏,魏氏,韩氏联合起来,把智氏掉了。然后周威王封这三家为候。就这样子,瓜分了晋国。
这里说得非常简单,那么《资治通鉴》的开篇到底讲述了什么道理呢?
乱了规则
原文:
今晋大夫暴蔑其君,剖分晋国,天子既不能讨,又宠秩之,使列于诸侯,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。先王之礼于斯尽矣。或者以为当是之时,周室微弱,三晋强盛,虽欲勿许,其可得乎?是大不然。夫三晋虽强,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,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。不请于天子而自立,则为悖逆之臣。天下苟有桓、文之君,必奉礼义而征之。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,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,谁得而讨之!故三晋之列于诸侯,非三晋之坏礼,乃天子自坏之也。
是周威王自己破坏了规矩,立了三家为诸侯王。
智氏为什么会灭亡?
原因在于接班人没有选对。
原文:
初,智宣子将以瑶为后。
上面这句的意思就是让瑶接班,瑶是谁呢?
瑶也就是荀瑶,也就是智襄子。这个人很聪明,很厉害,但是没德。
所以原文中的智氏族人智果说:
智果曰:“不如宵也。瑶之贤于人者五,其不逮者一也。美鬓长大则贤,射御足力则贤,伎艺毕给则贤,巧文辩慧则贤,强毅果敢则贤,如是而甚不仁。夫以其五贤陵人,而以不仁行之,其谁能待之?若果立瑶也,智宗必灭。”
你看,这里就提到了灭族了,后来真的灭族了。
灭族过程:
1、智襄子仗着自己的军事比较强大,然后就向韩康子要割地,就是无端端,无理由就要你割地那种。韩康子在一个谋士的建议下答应了。于是智瑶又向魏桓子要地,魏桓子也不爽,在一个谋士的建议下还是给了。智瑶又向赵襄子要地,但是赵襄子不给。于是,智瑶就联合魏氏和韩氏来攻打赵氏。用水淹赵氏的城,他们三家去查看时,智瑶说:
智伯曰:“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。”
背景,当时的赵氏、韩氏,魏氏,智氏的都城都在渭水边上。智瑶说这么一句话的意思,其实就是说也可以用水把魏氏,韩氏干掉。
2、韩氏、魏氏听了这话,非常害怕。觉得灭了赵氏以后,智瑶就会来对付他们两。于是就回去把水决堤,流向智氏的军队。
3、智氏灭亡。
原文:
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,而决水灌智伯军。智伯军救水而乱,韩、魏翼而击之,襄子将卒犯其前,大败智伯之众。遂杀智伯,尽灭智氏之族。唯辅果在。
末言
作为一本帝王教科书,这里要让帝王学习到的是不能坏礼,不能破坏规则。在选人的时候,要注意了。道德品德至上,原文是这么说的:
臣光曰:智伯之亡也,才胜德也。夫才与德异,而世俗莫之能辨,通谓之贤,此其所以失人也。夫聪察强毅之谓才,正直中和之谓德。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云梦之竹,天下之劲也,然而不矫揉,不羽括,则不能以入坚;棠溪之金,天下之利也,然而不熔范,不砥砺,则不能以击强。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,才德兼亡谓之愚人,德胜才谓之君子,才胜德谓之小人。
有才又有德的是圣人,有德无才的是贤人,无德无才的是普通人,有才无德的是小人。
有圣人用圣人,无圣人用贤才,无贤人用普通人也不能用小人。
好啦,同学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,感谢感谢,喜欢点赞!嘿嘿!